据国家网信办统计,全国每年有300多个微电影节、微电影奖、微电影评选活动,微电影年产量大约有2万部。从创作层面来看,各个地方、各个行业、各个人群对微电影的创作热度持续高涨。微电影已经成为一个网络时代的群众文化运动。“微电影兴起之后,有人说我们的美学原则被逐渐颠覆,受众从精英变成了大众。
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、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胡智锋坦言,在发展过程中,微电影的确出现了良莠不齐的问题,但这也是一门艺术发展壮大,逐渐市场化和日常化的必经之路。
如果说院线大电影是这个行业训练有素的“正规军”,那么微电影就像是从大众百家走出的“游击队”。“拍摄微电影不再需要精良的设备和庞大的团队,任何阶层、年龄段的人只要拿着手机、DV,随时可以捕捉、拍摄、传播身边的故事,表达所思所想,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业的准入门槛,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,形成了当下的大众影像文化。这种艺术形式能扎下根去,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结合,必将迎来一个大繁荣。”
中国电影家协会微电影工作委员会主席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。电影学硕士,高级经济师,谷国庆表示,现在投身微电影创作的人与日俱增,其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广泛。相较于其他娱乐文化活动,微电影能用简洁的镜头语言反映群众的真情实感,展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。这种集草根性、大众化于一体的群众文化形态如果加以正确引导,可以成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有效途径,能给人们的生活审美、社会进步带来积极力量。
中国新媒体视频产业联盟秘书长叶谦介绍说:微电影作为新兴的文化传播形式,凭借自身的魅力在短短几年之内迅速崛起,对文化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商业推动了微电影的庞大市场,预计到2018年将会超级1000亿大关,但随着微电影的发展,其中的一些不足也渐渐出现,暴露出微电影甚至是整个视频产业所面临的问题。微电影目前的盈利以依靠广告为主,盈利模式单一,付费观看和版权保护的实现非常困难,开发新的赢利点是微电影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。同时规范行业越来越重要。但是在功利性的商业表达之外,顺畅的实现创作者自身人文关怀和审美表达的途径,是微电影健康发展的前提。国家可以在资金和平台上对微电影的发展进行支持,引导微电影的发展,增强微电影作品的深度和对于大众的吸引力,从而促进微电影的可持续性发展。
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,作为大电影前哨的微电影不只是一段“小视频”,其中还潜藏着很多有才华的创作者,孕育着无数有趣的创意。对主流电影界而言,这些极具潜力的优质资源经过市场的孵化培育,逐渐发展壮大,成为不可小视的艺术力量。“原来我们制作电影电视,通常要经过长时间的打磨与市场探索,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。而现在,微电影就能充当项目的市场试金石。我们可以先从微电影做起,以此观察市场与观众反应,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。另外,由于微电影作品表现的大多是接地气的生活和情感,也为大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。
中国影视娱乐网版权所有,转载请需注明出处。